说起基辛格,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外交老手,美国前国务卿,现实主义的大师。这老爷子活到100岁,眼光还是毒得很。 最近几年,他老是提到中美关系,说两国要是打起来,美国虽然盟友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但真会跳出来帮忙的,可能就仨国家。这话听着挺耸人听闻,但细琢磨,又觉得有点道理。今天咱就聊聊基辛格这个观点,看看他为啥这么说,美国的盟友体系到底咋回事儿,中美关系又会往哪儿走。 基辛格的原话和思路 基辛格在2023年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扔出个炸弹,说美国有75个盟友,但如果跟中国开战,能真刀真枪上阵的也就仨。这不是随便猜的,他是基于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和对国际政治的洞察得出的结论。他没明说这三个国家是谁,但从他别的发言和地缘政治的现实来看,很多人推测是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
为啥他这么想?基辛格的逻辑很简单:盟友这东西,平时看着热闹,真到了生死关头,各国得算自己的账。经济利益、地缘位置、国内民意,哪个不是拦路虎? 他还说过,中美要是打起来,其他国家得被迫选边站队,但大多数国家压根儿不想蹚这浑水。毕竟,谁也不想为了别人的事儿把自己搭进去。 基辛格一直是个现实主义者。他当年帮尼克松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不是因为他多喜欢中国,而是因为这对美国有战略好处。 现在他看中美关系,也是冷眼旁观,觉得两国要是真干起来,盟友靠不住是大概率事件。这老爷子还警告过,中美关系现在就像“站在悬崖边上”,再不小心点,就得掉下去。
美国盟友体系:表面风光,内里玄机 美国这国家,盟友多得数不过来。北约有31个成员国,亚太地区还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铁杆小弟,再加上中东、拉美的一些伙伴,号称全球75个盟友一点不夸张。冷战那会儿,这套体系帮美国把苏联摁在地上摩擦,霸主地位稳得不行。可到了今天,这体系还灵吗? 先说欧洲。德国、法国这些国家,跟美国是老交情,但跟中国生意做得更大。2022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值破了1000亿欧元,汽车、机械这些支柱产业全靠中国市场。真要中美开战,德国参战等于给自己经济放血,默克尔时代就老说“经济优先”,现在这帮领导人也不会傻到为美国火中取栗。 法国也差不多。马克龙老喊着“欧洲战略自主”,不想老跟着美国跑。巴黎街头那帮罢工的法国人,估计也没心思管太平洋的事儿。中国还是法国的葡萄酒和大牌奢侈品的大买家,打起来谁买香奈儿啊?
再看看亚太这边。日本、澳大利亚离中国近,感觉威胁大,自然跟美国站得紧。可欧洲离得远,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只管自家地盘被打,太平洋的事儿他们管不着。中东的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盯着伊朗还来不及,谁有空去东亚凑热闹? 民主国家还有个麻烦事儿——老百姓不乐意。英国当年打伊拉克,伦敦街头反战游行搞得布莱尔灰头土脸。现在要是中美开战,英国人估计也得问:为啥我们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掺和?日本韩国也一样,民众反战情绪强,政府不敢随便下决定。 基辛格看透了这些。他觉得,美国的盟友体系看着吓人,真到关键时刻,能靠得住的没几个。
三个可能参战的国家 虽然基辛格没点名,但从地缘政治和历史关系看,英国、澳大利亚、日本这仨最有可能站出来。 英国跟美国是“特殊关系”,这词儿听着就亲近。二战、冷战、伊拉克战争辉煌配资,英国没少跟着美国跑。2021年,英国还把“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开到南海晃了一圈,说是要支持“航行自由”。这摆明了是给美国撑场子。 不过,英国也有自己的算盘。中国是它的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超1000亿英镑,打起来经济肯定受不了。加上英国老百姓对远东的事儿兴趣不大,反战游行一上来,政府压力不小。但看在“特殊关系”的份儿上,英国可能会象征性地出点力,比如派几艘船,意思意思。 澳大利亚这国家,地理位置太敏感。离中国近,又是美国在南太平洋的桥头堡。2021年,美英澳搞了个AUKUS联盟,澳大利亚要造核潜艇,摆明了冲着中国来的。中国跟所罗门群岛签安全协议后,澳大利亚更慌了,觉得自己后院不保。
经济上,澳大利亚靠中国可不轻。铁矿石、煤炭这些出口大头,全指着中国市场。可安全问题压倒一切,真要中美打起来,澳大利亚跑不了,得跟美国站在一起。美军在达尔文的基地早就驻了2500人,战时肯定变前线。 日本的处境最尴尬。跟中国隔着东海,钓鱼岛的争端没停过。美国在日本驻军5万多,冲绳的基地随时能起飞战机。美日安保条约绑得死死的,日本要不参战,美国第一个不答应。 日本宪法是和平宪法,但2015年新安保法一改,集体自卫权放开了。加上中国军力崛起,日本觉得自己威胁大了,修宪呼声一直没停。中美要是开战,台海或者南海一爆,日本肯定成前沿阵地,想躲都躲不掉。
其他盟友为啥不掺和 欧洲:离得远,生意重 德国、法国这些欧洲国家,离亚太太远,没直接威胁。中国还是它们的大市场,德国大众、宝马,法国的空客、LV,全靠中国赚钱。打起来,经济崩一半,谁干这赔本买卖? 韩国:左右为难 韩国是美国盟友,但跟中国经济绑得太深。2022年,中国占韩国出口25%,三星、现代这些企业没中国市场活不下去。加上朝鲜这颗定时炸弹,韩国哪有心思管中美的事儿? 东南亚:靠中国吃饭 越南、马来西亚这些国家,靠中国的投资和市场过日子。越南2022年对华贸易额超2000亿美元,打起来经济直接瘫痪。泰国、印尼也差不多,谁也不想自找麻烦。 中东和印度:各有盘算 沙特、阿联酋盯着伊朗,印度跟中国有边境矛盾,但更想在南亚当老大,不愿趟中美这摊浑水。北约其他国家也没动力,集体防御条款不适用,谁愿意白白出力?
中美关系:打还是不打? 基辛格这观点,其实不光是说盟友的事儿,更是给中美关系敲警钟。他老说,中美要是打起来,比美苏冷战还危险。现在两国在贸易、技术、地缘上掐得厉害,但真打起来,谁也讨不了好。 贸易战打了几年,美国加关税,中国反制裁,谁也没占便宜。技术上,美国封锁华为,中国搞自主研发,芯片战打得火热。地缘上,南海、台海这些地方,军舰一碰面就剑拔弩张。基辛格说,这状态太危险,双方都觉得对方是威胁,误判一下就炸。 不过,全面开战可能性不大。中美经济绑太深,2022年双边贸易额超7500亿美元,谁打谁疼。核武器也摆在那儿,谁也不敢赌。兰德公司研究说,中国军力上来后,美国不一定能速胜,打起来结果谁也不知道。
基辛格老劝双方冷静。2023年7月,他说中美得谈,建个顾问小组,别老憋着劲儿干架。他觉得,合作是唯一出路,霸权谁也当不了。这话听着老生常谈,但想想他当年跑中国破冰的魄力,还真有点分量。 基辛格这观点,挺接地气儿。他不是吓唬人,而是提醒大家:国际关系不是过家家,盟友不是想靠就靠的。中美要是真干起来,全球经济得乱套,谁也跑不了。
维嘉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