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雁门关伏击战中,贺炳炎目睹了一名八路军士兵被一个不满五尺的日本兵一刺刀捅倒在地,不由地怒火中烧,当即冲了上去,挡在那名日本兵面前,日本兵见来人右手臂袖管空空,左手执刀,不由地心生轻蔑之意,叫嚣着直奔贺炳炎,哪知,只一个照面,贺炳炎就将对方砍刀在地。 那日本兵倒地时,手里的刺刀还死死攥着,“当啷”一声砸在满是碎石的地上,声音在枪炮声的间隙里格外刺耳。贺炳炎没工夫看他一眼,左脚往旁边一挪,就把那名被捅伤的士兵护到了身后——这士兵才十七八岁,胸前的军装已经被血浸透,嘴唇发白,却还想挣扎着爬起来,贺炳炎压低声音吼了句“躺着别动!”,左手的大刀已经重新举了起来。原来刚才那名日本兵的同伙就在不远处,见同伴被杀,两个矮胖的日本兵端着刺刀就冲了过来,嘴里还叽里呱啦地喊着听不懂的脏话,眼神里满是凶光,可那点凶光里,藏不住刚才看到贺炳炎一刀毙敌的怯意。 谁都知道贺炳炎的右臂是1935年打游击时被敌人炮弹炸没的,当时医疗条件差,他硬是咬着木棍让医生锯掉了胳膊,没哼一声;伤好后别人都劝他留在后方,他偏不,说“少一条胳膊怎么了?左手照样能砍鬼子!”,硬是凭着一股子狠劲,把左手刀法练得比旁人双手还利落。这会儿面对两个冲上来的日本兵,贺炳炎根本不慌,见第一个日本兵刺刀直刺过来,他身子往侧后方一撤,刚好躲开刀尖,同时左手的大刀顺着对方的胳膊就劈了下去——只听“噗嗤”一声,那日本兵的袖子被砍破,胳膊上顿时见了血,疼得他惨叫着往后退。另一个日本兵见状,想从侧面偷袭,贺炳炎耳朵尖,听见身后有动静,猛地转身,大刀带着风就劈向对方的肩膀,这一刀力气大得很,那日本兵直接被劈得单膝跪地,手里的枪“哐当”掉在地上。 旁边的八路军战士们看得热血沸腾,刚才还因为战友受伤而憋在心里的火气,这会儿全被贺炳炎的神勇点燃了!有个扛着步枪的战士大喊“贺团长带头杀鬼子!咱们跟他们拼了!”,话音刚落,十几名战士就端着枪、举着刀冲了上来,把剩下的几个日本兵团团围住。贺炳炎见战友们上来了,左手的刀却没停,他几步冲到刚才跪地的日本兵面前,盯着对方惊恐的眼睛,冷冷地说“你们敢来中国杀人,就得有死的觉悟!”,说完手起刀落,又解决了一个鬼子。 这会儿那名受伤的年轻士兵已经被卫生员抬到了安全的地方,他趴在卫生员背上,还回头看着贺炳炎的方向,嘴里念叨着“贺团长……好样的……”。贺炳炎杀完眼前的鬼子,抬头扫了一眼战场,见战友们已经占了上风,才抹了把脸上溅到的血——那是鬼子的血,滚烫的,却让他心里的火气稍微压下去了一点。他知道,这场伏击战还没结束,还有更多鬼子要杀,还有更多战友要保护,可刚才那几个日本兵的下场已经说明白了:不管鬼子多嚣张,不管他们觉得中国人好欺负,只要有他们这些八路军在,就绝不会让侵略者踏踏实实地从雁门关过去! 其实想想,当年咱们的八路军将士,哪一个不是这样?缺枪少炮,有的甚至连像样的刀都没有,可他们凭着一股“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骨气,凭着“保卫家国”的信念,跟装备精良的鬼子拼命。就像贺炳炎,少了一条胳膊,却比谁都敢冲、敢杀,因为他知道,自己多杀一个鬼子,家乡的父老乡亲就少一分危险,身边的战友就多一分安全。 要是当年没有贺炳炎这样“独臂也敢战鬼子”的英雄,没有千千万万跟他一样不怕死的八路军战士,咱们哪能有今天的安稳日子?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图片元宝枫资本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维嘉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