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底部,暗藏地下海洋泸深策略,新疆缺水时为何严禁开采?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的十大沙漠之一,被称之为死亡之海,这里气候相对干涸,面积足有30余万平方千米。只不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底部,却暗藏一个海洋,如果把这个海洋开发出来,那么水资源便可以得到完美解决。
只不过,在新疆严重缺水之时,我国下令严禁开采暗藏地下的海洋,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相关的资料记载,在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底下藏着一个巨大的淡水资源,初步估计储量高达3600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8条长江的水量。如此庞大的储量,不但可以完美解决新疆缺水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旅游用水,甚至民用水的问题。
在2021年,钻探队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开始工作,他们本来以为这里没有任何的发现,甚至认为这里只有沙土,然而当钻头被提上来之后的场景,让在场的人都不敢相信。
但当钻头带着岩芯从地下抽上来时,结果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那不是普通的沙土,而是一块湿润的岩芯,水分丰富,透出清澈的水光,显然钻井队员们发现了水资源。
钻井队友们,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要知道他们可是在死亡沙漠里面发现了水资源,要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年降水量还不足5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脑补一下就知道这里有多干了。按理说,地下应该比地表还要干旱才对,没道理会有水。为了搞清楚状况,钻探继续进行,队员们发现地下的水位稳定,水质清澈,完全是一个超大的水资源。
更让人惊讶的是,遥感卫星传回的数据揭示了一个更为震撼的事实:塔克拉玛干沙漠80%的区域下方,都存在着丰富的地下水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总面积大约28万平方公里,而发现的储水量高达3600亿立方米,如此大的水资源存储,如果将这些水资源全部抽出来泸深策略,可以在沙漠表面形成将近40米高的水层,想想就非常刺激。
工作人员为了搞清楚地下水资源的具体情况,还让专人仔细研究,最终发现这个地下水源,大部分竟然是淡水,矿化度只在5-10g/L之间,水质就是可以供人使用的淡水。消息一出,国际水文地质学界轰动了。美国地质调查局甚至派出了技术小组,希望和中国合作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弄清楚这个地下水库的来源。
为了揭开地下水的谜团,至少需要追溯到2500万年前。当时,塔里木盆地并不是如今的沙漠,而是一片广袤的浅海。海水清澈,鱼虾游弋,生机勃勃。地质学家甚至在沙漠南部发现了海洋贝壳化石,化石年代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大约有2500万年的历史。这些化石证实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片如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曾经的确是一片海洋。
后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猛烈碰撞,导致昆仑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相继隆起,海水逐渐被挤出,沙漠这才慢慢开始形成,也就是说这里曾经就是海洋。虽然海洋被逼出,但部分海水渗入了地下,成为了今天的地下水源。后来年数越来越久,这里的海洋气息就完全消失不见,而最终留下的,正是如今深藏在地下的宝贵水资源。
根据资料记载,大约在5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还曾是一个巨大的湖泊系统,湖水面积大得超乎想象,甚至是现在青海湖的十几倍。只不过这些湖水没有完全蒸发掉,而是缓慢渗透到地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层就像一块巨大海绵,悄悄吸收了这些水分,几十万年、几百万年中,这些水一点点渗入地下,最终变成了如今的地下水源。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如今的地下水并非死水,而是有着独立的循环系统,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每年都有来自高山的融雪与地表径流汇聚成河流,向地下补充水源。中科院监测数据显示,地下水以每年55.94米的速度缓慢流动。
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措施,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暴很可能会不断向东蔓延,甚至影响到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然而,在经过数十年的沉淀之后,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已经建成了2700多公里的绿色防护地带。这一带防护林不仅有效挡住了沙尘,还为当地创造了微小的气候变化,缓解了沙漠扩展的速度。
这个工程源自1978年,我国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从黑龙江一直延伸到新疆,在沿途的沙漠地带种植了大量的绿树,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列为重点治理区域。许多人曾认为,在降水量极少的沙漠中种树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事实证明,绿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极其必要的。
在2023年6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专门针对性的,召开了荒漠化防治与生态建设的座谈会,并且最终提出了新的目标:“全力打好河西走廊,也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阻击战,生态环境大于天,毕竟生态环境,大于一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疆投入了巨额资金,启动了包括光伏治沙、生物治沙、工程固沙等多种治沙模式,并在沙漠边缘建设了光伏电站与防沙植物的结合体。
在2024年11月,经过艰辛的努力,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绿色防护带终于完成了环沙漠的建设,成为全球最长的沙漠绿色生态屏障。
好不容易发现如此大的水资源,为什么国家依然决定严禁开采呢?为什么让把水资源利用起来呢?第一个原因,就是开采的难度,技术难度是一个主要因素,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如果全部开彩出来,需要高端的技术指导。地下水埋藏深度可达200到1000米,最深的地方甚至需要钻探超过1000米才能够见到水。如此高难度的作业,恐怕开采工程会压力山大。
第二个原因,水质问题。目前发现的地下水,虽然水质是淡水,但矿化度在5-10g/L之间,远高于饮用水标准的要求,需要巨大的净化设备才能让这些水源变得可用。
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生态问题,如果生态出了问题,那最终将会是人类自己买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下水位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任何大规模的开采都可能影响到这个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损伤生态。根据专家们的研究表明,地下水位每下降1米,可能引发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沉降,甚至导致沙漠坍塌,如此严重的后果,恐怕人类都无法承受得起。
除此之外,那就是经济成本,开采如此高难度的地下水,绝对是一个费钱,费心,费人的事情,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开采1000米深的地下水,成本极其高昂。建设输水管网的投资可能达到万亿级别,远远超过了其他水源的调配成本。
塔克拉玛干沙漠下的地下水资源,或许能成为未来的一笔宝贵财富,但当前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保护它,而不是贸然开采。毕竟,这片沙漠见证了2500万年的地质变迁,它的地下水已经支撑了这片荒漠的生命。
维嘉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